西部管道完整性管理探索與實踐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徐春燕 時間:2018-7-21 閱讀:
徐春燕
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
2010年大連7.16輸油管道爆炸事故、2013年青島11.22東黃輸油管道爆炸事故等,都暴露出管道運營企業在管道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據統計,我國油氣管道事故率平均3次/1000千米•年, 遠高于美國的0.5次/1000千米•年和歐洲的0.25次/1000千米•年,管道運營企業面臨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與此同時,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不能適應管道安全管理的現實需求,存在各自為政,法律法規建設滯后等問題。
國家標準《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GB32167-2015)即將于2016年3月實施,標志著管道完整性管理由企業行為上升為國家意志,從石油企業內部監管向國家層面監管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標準的頒布實施不僅滿足了國家對管道運營企業的安全管理要求,還將對管道運營企業未來管理升級和技術進步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管道完整性管理國標的特點
(1)國標是完整性管理實踐與創新的產物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種基于風險的管道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經獲得國內外管道行業的普遍認同。2009年中石油發布了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Q/SY 1180)等系列完整性管理企業標準,在管道數據采集、高后果區識別、風險評價、完整性評價、效能評估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量實踐。隨后,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技術方法在中石油各管道公司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效果,獲得了普遍認可和重視。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和創新,中石油學習參考國外先進的管道管理經驗和做法,結合國內管道管理實際特點,牽頭完成管道完整性管理國家標準的起草與發布。這部標準規定了油氣輸送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內容,可以說,這部國家標準是中石油多年來管道完整性管理經驗的高度歸納與提煉總結。
(2)國標是對管道保護法律的有益補充
管道保護法是我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管理的主要法律,明確了管道規劃、建設、運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責任。安全生產法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兩部法律都要求管道企業應定期開展檢測、維修維護等保障管道安全管理的措施,但并沒有強制要求管道企業必須開展管道完整性管理。管道完整性管理作為目前管道企業公認的管道安全管理有效手段,尚未納入法律法規要求,行業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完整性管理國家標準成為實施管道保護法和安全生產法的有效支撐,不僅明確要求完整性管理應貫穿管道全生命周期,還規范了管道完整性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內容。
(3)管道完整性管理內容更加全面系統
該標準涵蓋了管道建設期、運行期的管道數據收集與整合、高后果區識別、風險評價、完整性評價、風險削減與維修維護、效能評價、失效管理等方面,對人員能力與培訓、應急響應、變更管理、記錄與文檔管理等完整性質量控制環節都提出了明確要求。與中石油企標相比,國標的內容更加全面,對管道安全管理的指導性和操作性較強,能有效促進我國完整性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
國標首次提出高后果區分級管理的要求。對于輸油管道,國標規定管道中心線兩側各200米范圍內,四層及四層以上樓房普遍集中、交通頻繁、地下設施多的區段,以及管道兩側各200米內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庫的屬于Ⅲ級高后果區。對于輸氣管道,國標規定管道經過四級地區屬于Ⅲ級高后果區。國標還強調完整性管理要考慮管道沿線地區發展規劃、地區等級變化等因素,細化了管道風險削減與維修維護管理的要求,為管道風險分極管控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西部管道公司的完整性管理實踐
(1)通過審核對標推動完整性管理提升
西部管道公司于2008年開始推進管道完整性管理。按照“以審促改,以改促升”思路,學習借鑒國內外最佳實踐,分析管理差距與不足,細化各單位和部門的完整性管理職責,分解審核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截至2014年,西部管道公司先后組織開展10余次內外部資產完整性管理審核,舉辦多期資產完整性管理培訓與理念宣貫活動。通過持續的對標、審核與整改,完整性管理得到有效落實, 2011年實現資產完整性管理7級水平。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管道完整性各項工作逐步展開,并進入持續改進的良性循環階段。
(2)完善管理體系打好完整性管理基礎
西部管道公司抓住集團公司基礎管理體系建設試點的有利時機,適時優化完整性管理體系架構,將建設期完整性管理納入管理體系,整合綜合要素管理要求,將完整性管理與QHSE、測量、內控等體系相關要求有效融合,實現了制度、規范、標準、流程的一體化管理,形成覆蓋所有管理要素的完整性基礎體系。通過每年的體系審核,掌握體系運行情況,指導體系不斷修訂與完善,真正做到“寫你所做,做你所寫”,確保完整性管理各項要求得以有效落實。
(3)把風險識別作為完整性管理出發點
根據管道完整性管理國標要求,2015年西部管道公司積極探索高后果區分級管理機制,識別出高后果區1532段,占在役管道總里程的8.2%, 其中,Ⅲ級高后果區195段,并將Ⅲ級高后果區作為后續管道風險管控的重點。持續開展半定量風險評估,結合地災風險、第三方損壞風險等專項風險評估成果,及時開展管道高風險點治理。自2009年起,高后果區識別率和風險評估覆蓋率保持100%。西部管道公司年均完成管道內檢測約2000 公里,按需開展管道外腐蝕直接評價,試點實施管道內腐蝕直接評價。目前投產三年以上管道基線內檢測完成率和管道外防腐層直接評價覆蓋率分別達到92%、69%。
(4)做好風險削減保證完整性管理效能
以檢測評價為依據,風險削減做到有據可循,依法合規。分別根據管道內檢測完整性評價、外腐蝕直接評價結果,實施本體缺陷和防腐層嚴重破損點的修復。針對大中型河流穿越管段和搶修難度較大的重點管段,制定專項風險管控方案,實施針對性的風險削減措施。結合管道焊縫失效泄漏事故,分析焊縫失效原因,開展焊縫隱患專項排查與治理工作,梳理出返修口、連頭口等特殊焊縫3 萬多道,開挖檢測與評價失效風險高的焊縫近600 道,對含缺陷焊縫進行了及時修復,有效控制了焊縫失效風險。
管道完整性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管道完整性數據管理差距較大
數據管理是完整性管理、評估與決策的重要基礎。但是建設期、運行期數據庫相對獨立,缺少統一、有效的信息整合與管理手段,海量的管道檢測數據與管道基礎數據、業務管理數據的綜合應用與分析不能適應完整性管理的需求。建議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移動應用等信息化最新技術,打破不同業務數據間的信息孤島,通過管道空間信息與屬性信息的整合,研發管道數據管理平臺,提高數據信息的應用效率,深挖數據綜合應用的價值。
(2)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還需加強
近幾年的管道工程建設周期均較短,新建管道及生產設施投產試運行后,存在竣工資料部分數據缺失、陰保系統不能按標準規范要求有效投運、工程遺留占壓、部分地面標識不規范等問題。因此, 管道投產初期,管道運營企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工程遺留問題排查與整改工作,部分問題難以在運行期進行整改,且整改難度較大,增加了運行期管道完整性管理難度。建議加大管道工程設計、施工等建設期完整性管理的力度,將管道完整性管理國標要求納入油氣管道建設相關標準規范, 確保完整性管理要求在管道建設期的有效落實。
作者簡介:徐春燕,副高級工程師,1972年生,南京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現在西部管道公司管道處從事管道完整性管理、陰保防腐管理等工作。
《管道保護》2016年第1期(總第26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