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喜:說說咱管道那點事兒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李樹喜 時間:2018-7-13 閱讀:
李樹喜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
提起管道,一種家國情懷不禁油然而生。就拿我來說,大半輩子時間伴隨著它,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我親歷了從設計、制造、防腐、鋪設、焊接、覆土的全過程,將一條條地下巨龍鋪向四面八方,源源不斷送去國家建設和老百姓急需的能源。無數管道人為了管道的安全運行,不分晝夜守候著、用心血維護著,生怕它受到傷害,為此嘗遍苦辣酸甜,可謂光榮與責任集于一身。
要了解管道、研究管道,得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管道本體;二是管道周邊環境。管道本體主要是管道材質設計的合理性,建設時是否有質量問題;管道投入運行后,本體是否被氧化生銹受損傷等等,這方面從管理上看還是可控的。但管道周邊環境就較為復雜了,從管理上講是不易控制的。
我們從頭捋一下,修管道是為了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管道是靠高壓輸送,輸送的是易燃易爆危險品,它的這一使命和特性決定了與生俱來的雙重屬性:一方面承擔了保障國計民生的重任;而另一方面卻與周邊環境產生了矛盾甚至沖突。過去這方面講的不夠,我就多說幾句。
長輸管道少則數百公里,多則上千公里,經過農田森林、穿越江河水域司空見慣,通過開挖把管道埋在地下,這必然會擾動土層、破壞地表植被,給環境帶來不利影響。而過城市、進村莊,又與社會和人群產生了交集,管理不好也會給當地帶來一些安全風險,加大了政府的安全責任,何況不少地方在財政上并沒有受益。但就因為它是國家基礎設施,走到哪都會帶點“霸氣”,按法律規定,管道上面10米范圍之內不能蓋房種樹修大棚,周邊不能建人口密集的大型建筑等等,它走過的地方周邊土地不好規劃,不好利用,而且管道建設用地是“臨時征用,長期使用”,這就很容易引發企地矛盾。如果遇到重要節日和重大活動,政府和企業還要集中人力物力重點看守,以防發生事故。所以,如果跳出管道看管道,確實管道不像鐵路公路那樣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歡迎。
我們再從因果效應看管道。大自然是有靈性的,管道是鐵礦煉造加工而成,人家要氧化你讓你回歸自然變成鐵粉這叫輪回;你破壞原來自然形成的地形地貌、水道水系,人家就要重新建立,就要懲罰你;你管道鋪向社會,占了人家的地方,損害人家的利益,那人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就很容易有意無意地對你管道形成威脅、造成損壞。所以,管道為什么難以管理癥結就在于此。管道被損壞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我們只有認識到了這一點,管道管理才有針對性。
認識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管道管理就是要遵循客觀規律,減少腐蝕等隱患,提升本質安全,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處,避免自然損害和人為的破壞。這個要求為管道管理提出了三個方面需要研究的問題:一是對管道本體進行研究,屬于科學技術范疇;二是對管道周邊環境的大自然進行研究,屬于自然學科范疇;三是對周邊環境的社會進行研究,屬于社會政治經濟、法律文化范疇。三個方面緊密結合,深入到位,并將成果有效轉化、科學實施,管道安全才有保障。
管道管理最核心的問題是人的作用、是對人的管理,再好的技術、再好的系統離開了人也無意義。管道運行單位負責管道的日常管理,如檢查發現問題可以自行解決或請管道設計院、研究部門等單位的專家幫助解決。管道能否管理好主要取決于運行單位的體制、機制等等。可以說對人才隊伍、前沿團隊的管理是管道管理的核心。
凡事都要知己知彼,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管道管理也是如此。管道管理是預防管理,是防止特殊情況下發生危險事故,一旦發生了如何快速搶修。所以,預防體系建設是管理的重點。管道出現的問題都是在管道現場,人機料法環等管理因素的整合、有限資源利用是管理的根本。經驗和想象的管理、第六感覺的感覺意識管理是管道管理的最高境界。關口前移,管理前置,管理向社會發展,向大自然延伸是管道管理的精髓。
今天我們就先談到這里,下次我們再具體談談管道點對點的管理問題。
(作者:李樹喜,1960年生,本科,現任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北京輸氣管理處副處長,從事管道建設、管道運行管理工作。)
《管道保護》2017年第2期(總第33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