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加強管道高后果區管控建議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劉志剛 時間:2019-5-10 閱讀:
中國石油管道公司
管道高后果區是油氣管道泄漏后可能對公眾和環境造成較大不良影響的區域。一旦管道高后果區發生事故,將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多次對安全生產工作作出指示和批示。習近平指出,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的大背景下,管道企業勢必要做好高后果區管理,抓住這個管道管理的“牛鼻子”。
1 管道高后果區的形成原因
一是因管道路由限制而形成的高后果區。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一些管道的路由敷設位置臨近水源地、大中型水庫、濕地、森林、河口等國家自然保護區,與高速公路、國道、鐵路交叉平行等。最典型的是輸油管道穿越江河,比如某輸油管道定向鉆穿越黃河,形成了Ⅲ級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
二是因城鄉建設規劃而產生的高后果區。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路網、城鎮建設等規劃與管道路由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是近幾年國內管道高后果區管段不斷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比如,某管道在2018年識別高后果區時,發現某段管道中心線外側80米處新建了一個常駐人口在100戶以上的居民區。該段管道原本不屬于高后果區管段,因為新建的居民區導致增加了一個II級高后果區管段。近些年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數量呈上升趨勢,公共安全風險和環境風險不斷增大。
由于以上兩個方面的因素使得管道高后果區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和管道企業必須面對這個現實,才能做好管道高后果區的管理工作。
2 目前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 是 高 后 果 區 識 別 不 夠 全 面 準 確 。 雖 然GB 32167―2015《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明確了輸油管道、輸氣管道的高后果區識別標準,但是從管道基層單位開展的識別工作來看,還存在著高后果區管段識別過長或過短、識別級別不準,甚至出現高后果區識別錯誤或沒有識別出的情況,這直接影響高后果區的日常管理和應急管理工作。
二是高后果區現場管理不規范。對于識別出的高后果區缺乏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往往停留在“增加巡護頻次”“加強警企聯防”等常規性要求,不能滿足對高后果區的管控需求。存在高后果區管段地面標識缺失、安全宣傳不到位、人員應急疏散缺乏組織訓練等問題。
三是認識水平和監管能力有待提高。管道保護主管部門、應急管理部門對于管道高后果區的認識存在偏差,有的認為高后果區是不可接受的,有的則把高后果區視同于一般地區,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
3 建議與對策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八部委文件《關于加強油氣輸送管道途經人員密集場所高后果區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7〕 138號)要求“認真管好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存量,嚴格控制人員密集型高后 果區增量”。這個原則同樣適用于所有的高后果區。
(1)管道企業認真履行主體責任
一是做好高后果區的識別。基于《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高后果區識別準則,結合實際情況補充增加識別項。今年管道公司進行升級管理,提升管道管理高度,嚴格按標準對高后果區進行識別及管控,細致梳理出高后果區管段,對部分管道高后果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一是吸取青島“11·22”事故的教訓,增加管道與市政管網交叉或并行的高后果區識別項,將管道一旦發生泄漏可能進入市政管網的區域識別為 III 級高后果區。二是為便于對各種類型高后果區進行統計分析、有針對性的管理,將高后果區細分為人員密集型、環境敏感型、易燃易爆場所和交通設施四種類型。
二是做好高后果區的分類分級管理。一是按照事故后果大小對不同介質管道高后果區進行分級管理,依次為天然氣管道高后果區、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區、原油管道高后果區。二是按照高后果區周邊環境進行分級管理,依次為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環境敏感性高后果區、易燃易爆場所高后果區和交通設施高后果區。在日常管理上做到區別對待、有的放矢。
三是開展高后果區精準宣傳。設置醒目的安全告知欄,將所有居民都納入宣傳對象,進行“一對一”精準宣傳,耐心細致講解危及管道安全和居民自身安全的有害行為、舉報方式和獎勵方法。定期走訪當地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和地方規劃部門,了解管道周邊規劃和項目情況。加強與鄉鎮政府及村委會溝通,及時獲取管道周邊建設施工信息并取得支持。
四是建立高后果區區長制。由企業各級負責人兼任高后果區區長,負責組織推進和落實高后果區識別、風險評價、風險管控措施,督導下級履行職責,實現高后果區范圍內管道和光纜無損傷、無新增占壓、地面標識完好、通視的管理目標。制作區長公示牌,標明高后果區范圍、類型、等級、高后果區影像圖、管道基本參數、管理目標、各級區長職責等相關信息。
五是完善高后果區地面標識。埋設管道地面標識有助于沿線企業、居民識別出管道的位置、走向等信息,避免對管道造成誤傷。某企業標準明確規定在高后果區內加密設置地面標識,如“管道穿越人口集中居住區、工業區等高后果區時,應增設加密樁,埋設間距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達到通視化要求”。
六是加強高后果區管段的專項檢測。對高后果區管段加密內外檢測頻次,對穿越水域的高后果區管段增加水深及埋深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強化管道本質安全,確保管道不失效。
七是強化高后果區的應急管理。針對高后果區的實際情況,管道企業應當制定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區一案”,避免因處置不當導致事態擴大。建立地企應急聯動機制,加強聯防聯動,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在高后果區附近儲備一定數量的應急物資。
八是加強高后果區內的隱患整治。對管道進行風險評價、完整性評價,發現存在腐蝕、變形、地質災害等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治,消減風險。
(2)政府部門做好監督管理
一是建立管道保護執法機構,做好各部門監管職責劃分!渡綎|省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對于加強管道保護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厘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管道保護工作職責作出了明確要求。其經驗建議在國內相關省區市推廣。
二是處理好城市建設規劃與管道的關系。將管道納入地方整體規劃中,做好與城鄉規劃、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部門的協調,強化管道建設與城鄉規劃的有效銜接。嚴禁在已建成管道周邊規劃建設居民區、商場、學校等人員密集型場所。
三是建立國家或區域管道查詢地理信息系統。系統應當能包括國家或區域內所有埋地管道的詳細信息,施工方可以在施工前撥打查詢電話或登錄系統查詢,獲取計劃施工范圍內的埋地管道信息。
四是做好管道高后果區存量削減和增量控制。新建管道途經高后果區時已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增加壁厚等提高防護等級,管道及周邊安全相應得到保障。對既有管道要嚴格控制高后果區增量,不形成新的高后果區,同時對高后果區存量有計劃進行削減,后形成的高后果區風險更高。
作者:劉志剛,中國石油管道公司副總經理。
上篇:
下篇: